在南昌車務段臨川站,一列健康快車停靠在車站股道上,這列被譽為“光明列車”的火車醫院,是一臺流動的眼科醫療設備集合體,更是社會和諧共生、高尚情操閃耀的生動寫照。
新聞配圖
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,始終在追求光明,既是生命的象征,也是智慧的源泉。而今,在中華文明的大地上,一列“委以重任”的列車健康快車,被譽為流動的“眼科醫院”,正以慈善之名,開啟獨有的方式,穿梭于祖國的廣袤大地,將光明與希望播撒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,駛向那些被白內障陰霾籠罩的心靈,為眼疾患者帶去希望與光明。
“夫醫者,非仁愛之士,不可托也;非聰明理達,不可任也;非廉潔淳良,不可信也。”古語有云,醫者仁心。健康快車的每一位醫護人員,都懷揣著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,踏上慈善之旅,遠離繁華都市,走進偏遠鄉村,用精湛的醫術和無私的愛心,療愈世間傷痛,為白內障患者點亮生命的燈塔。
“光明”列車所到之處,無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贊譽。潔白無瑕的白大褂如同一股清流,滋潤著那些渴望光明的干涸心田。“光明”快車雖然空間有限,但設施卻一應俱全,從發電車到宿營車,從手術車到病房車,每一個車廂都承載著不同的使命,卻共同為著一個目標而努力,讓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。
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。健康快車自1997年啟動以來,已行遍全國28個省區市,為24多萬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了復明手術。“光明”列車的成功運行,離不開鐵路部門與地方政府、衛健委等單位的緊密合作。為確保列車的安全順利開行,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從檢修列車重點部位,到清理站區環境;從制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,到協助水電管線進場,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與汗水。這是真正的“光明”使者,詮釋社會責任擔當,這種跨行業、跨地區的協作精神,正是新時代最寶貴的財富之一。一個流動的“眼科醫院”,一座移動的愛心堡壘,一座連接著政府與民眾、城市與鄉村、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橋梁。
“醫者父母心,急患者所急,思患者所思。”在光明列車上,每一位醫護人員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真諦。在祖國的懷抱里,仍有一些地區,因為經濟條件有限,或是地處偏遠,無法及時接受專業的手術治療。而“光明列車”的到來,就像一束溫暖的陽光,穿透了他們心中的迷霧,讓他們看到了重獲光明的可能。許多患者在接受手術后,重獲光明,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勇氣。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光明列車的慈善之旅,在社會上播撒了愛的種子。讓我們以光明列車為榜樣,將慈善之心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。它告訴我們,慈善并非遙不可及,它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平凡善舉。無論是為孤寡老人送去一份關愛,還是為貧困兒童捐贈一本圖書;無論是參與志愿服務活動,還是為環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,每一份善舉都是對社會的回饋與貢獻。
“光明”列車將繼續前行,在慈善的道路上留下更多的足跡與印記。愿我們都能成為守護者,共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。讓慈善之光照亮每一個角落,讓愛與希望永遠傳遞下去!(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黃金水)